养老地产市场潜力如何?养老地产是以适老化设计为创新核心、配建日常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等重点基础设施的新兴地产市场。与普通房地产开发相比,养老地产产业链延伸较长,涉及保险、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与娱乐等多个行业。市场参与主体涵盖了地产开发商、保险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其他业务跨界企业。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版养老地产产业园区定位规划及招商策略咨询报告》显示:
(相关资料图)
养老地产行业市场投资前景规划研究
随着中国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住宅消费观念也随着改变,从基本的住宅消费提高到住宅消费的品质上来,越来越多的老年认识到购买老年公寓是一种投资,既可保值,又可以作为不动产留给后代,他们越来越愿意投资老年公寓。根据调研分析显示,在中高收入老年人期望的入住方式中,希望购买房产权的占调查总数的51%,租赁房屋使用权的占24%,希望购买产权式酒店的占16%,其他方式占9%。
目前,我国仍处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虽然已经开始出现老年专项市场,该市场对养老地产的需求量并不大,加上养老人群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以及养老消费理念较为落后(即主要依赖儿女),致使养老地产仍处于发育期。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人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另据国家卫健委领导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民众对养老的需求不断提升,养老产业在当前供需结构的“倒逼”下,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上海市、辽宁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和重庆市六省已提前跨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红利正削弱减退,未富先老成为了中国养老的一个典型现象。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递增,国民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养老地产问题日益严峻。针对人口流动活跃,独生子女养老负担重等社会问题,养老模式也由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衍生出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老年人都以家庭养老为主,入住养老公寓的意愿不高。但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意识的转变,养老公寓越来越多地受到一些老人及其子女的青睐,市场需求正逐渐上升。
业内人士强调,从我国的人口结构和规模来看,养老地产的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相比,养老项目做起来要更复杂,涉及产品设计、运营管理、医疗保健资源、人才培养、盈利模式创新以及家庭伦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房企入局养老后,需摆脱传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强运营”路线。
养老地产市场投资分析
近年来,政策端,政策保障体系与框架不断完善。国家着重构建养老政策制度框架、搭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专项行动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康养投资创历史新高,投资动态数量达573个,同比增长100.35%,项目动态数量434个,同比增长64.34%。
需求端,老年人口与康养需求正在加速革新,一方面老年人口量级与财富结构变革进入新周期,另一方面多层次客户与康养需求多元化正加速到来。
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亦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国内养老地产市场,既不缺开发商参与,也不缺资金,最缺的是有经验、有品牌的优质运营商。值得关注和肯定的是,目前与养老地产相关的参与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越来越明确,投资者、建造者、运营者开始分工合作,运营商的价值开始凸显。
养老地产产业规模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现状,我国不断完善养老产业和事业的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勾画养老服务蓝图。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切实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国养老产业迎来飞速发展。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养老地产行业报告对中国养老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养老地产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养老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版养老地产产业园区定位规划及招商策略咨询报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