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和养殖业一直都是农村发展的根本,也是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7月4日,参加全省边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们在调研观摩时,被我州边境村安宁富足的景象所打动,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转型发展,让人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大家一路走,一路看,收获满满。
柳亭村:“五小产业”把“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
近郊,一垄垄玉米苗拔节生长,绿油油地铺满田间;远处,一片片苹果林争妍吐绿,承载着边民致富的希望。“扎实稳步推进全省边境村建设,持续加快吉林兴边富民乡村振兴!”挂在珲春市板石镇柳亭村村口的一条大红条幅,激励着村民在家乡的沃土上踏实守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村距离边境线5公里,是一个面积只有29平方公里的小村子。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高效利用房前屋后等庭院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果木、小养殖、小加工、小棚膜的“五小产业”,把“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
产业“个头小”,赚头却不少。记者了解到,仅该村今年发展的肉鹅养殖产业和菌菇种植产业两项,预计就可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9.6万元。
在象山速生白鹅立体养殖基地的育鹅室内,第一批鹅雏已经全部下地进棚,小鹅从刚破壳的第三天就会空运至养殖基地,在育鹅室享受3周左右的精心呵护。该项目由村党支部合作社领办、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6栋养殖大棚和环棚淡水鱼养殖区,二期建设10栋养殖大棚。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产白鹅2万羽、鲤鱼等淡水鱼1万尾,年产值超过100万元,带动30多户村民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
在香菇种植示范基地中,菌香满棚,金黄娇嫩的榆黄蘑和簇如云朵的平菇争相从菌袋里“冒出头”,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为兴边富民蓄起一池春水。该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预计8月中旬投产运营。建成后可生产香菇、猴头菇、滑子蘑等40万棒,年产鲜品菇100万斤,产值400万元,带动20至30户村民每年户均增收1.5万元。
党组织做“领头羊”,小村庄也能变身“聚宝盆”,更给了村里年轻人创业的机会。网络达人“东北村花”名叫生卫周,是该村村民,平时会在直播间里卖一些村里的大米、苹果等特产,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参与,去年的销售约300万单,销售额约1亿元。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一起卖家乡和东北的特产,创造更多的效益。”
柳亭村用实践证明,“党支部引着走、企业带着走、农户跟着走”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切实可行。展望未来,柳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继续带领村民在兴边富民的“快车道”中稳步前进。“党和政府对边境村发展高度重视,作为一名边境地区的基层干部,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于淼对此深有感触。
太阳村:“牛”产业成为村民致富“新引擎”
听音乐、享按摩、喝温水、睡软床……这是当代人们享受生活的方式,现如今,珲春市近海街道太阳村养殖的延边黄牛也能享受这一系列的高规格待遇。
7月初的太阳村草丰绿浓、风景如画。从珲春市区沿着口岸大路驶向村口,“珲春市延边黄牛集中繁育养殖示范区”几个大字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格外醒目。牛舍里,一头头吃饱喝足的黄牛正趴在它们的“席梦思”上听着音乐闭目养神。
“你看他们趴窝的‘软床’,就相当于人们睡的席梦思床垫,是用海绵垫和地胶制作而成。牛舍应用了智能刮粪系统自动清理粪便,可以保持环境整洁,还配备了音响、按摩刷、恒温水槽等,让牛在安详愉快的环境中成长,有助于提高肉质。每头牛还有专属‘身份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可增益品牌价值。”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9.77亿元,2022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今年8月底竣工后,可达到年存栏成品牛1.5万头。该项目推广“放母收犊”联农带户模式,即村民以每头1.8万元的价格购买企业母牛,企业以每头1.2万元的价格回收牛犊,去掉一年饲养成本等费用,村民可获纯利润约4000元。村民还可将自行购买的黄牛交由企业寄养,每年可获得固定收益2000元,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家中有牛,生活不愁。”如今,黄牛养殖已经成为太阳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未来,企业还将采取‘现代养殖+旅游’新模式,打造延边黄牛文化研学基地,预计年接待研学人员2万人次,有力促进太阳村人气集聚。”太阳村党支部书记黄松汉说。
看过了太阳村的“牛”产业,参加现场推进会的龙井市开山屯镇船口村“第一书记”岳鹏飞感同身受,“我们村积极帮助村民发展大米深加工、延边黄牛等产业,如今村里的产业兴了、人气旺了、群众富了、民风也更好了。”
X 关闭